鈣硼因素

2025-08-01

》你的植物補鈣了嗎?
最容易被忽視的肥料-鈣肥《

一、
鈣,僅次於氮磷鉀外,需求量最大的肥份,同時也是植物的骨架,枝條粗壯形成的重要因素,一般的肥料都不會含有鈣肥(一般都是獨立出來的鈣肥)即便土壤中有大量的鈣,但缺鈣都是因為吃不到,而不是沒有肥。
.
二、
植物有四個時間點,鈣肥需求量最大,分別是「長根」、「出芽」、「開花」、「結小果」,如果此時又遇到太熱、太冷、太乾、太濕、土壤過酸,會導致植物無法吸收鈣肥,就很容易發生缺鈣的現象,尤其長期受雨水淋洗(盆植大量澆水)的偏酸土壤(介質),更容易缺乏。
.
三、
植物缺鈣,頂端新芽容易乾枯,同時也是造成盲枝的原因之一,上方葉緣會焦枯捲曲、根系短小、枝條疲軟等。
四、
缺鈣的幾個原因:
「需求過大」、「氣候因素」、「土壤問題」、「氮肥過剩」,而鈣肥在植株體內移動很慢,施於表土上又很容易被土壤固定無法吸收,所以通常都建議用葉噴方式補充,比較快速且有效。
五、
鈣肥的選擇,請看包裝上,如果氮的含量全部都是硝酸態氮,這種吸收效率是最快的,因為植物最愛吃的就是硝酸氮,會連帶一起把鈣吸收。
六、
如果是氮素過高引起的缺鈣,就只能用不含氮的氯化鈣。
七、
不是說鈣肥就一定要單獨用,問題出在比例,如果比例錯誤失衡(氮、鉀過量),就會影響鈣的吸收。
.
八、
鈣最大的問題,從來都是「不好吸收」,所以吸收能力是一支好的鈣肥最重要的標準
.
九、
推薦我常用的這隻鈣肥,全硝酸態最好吸收,配上雙專利吸收技術,經反覆葉面實驗證明,元素間不互相結抗,完整且適當比例的氮磷鉀及微量元素,噴完後不用再另外補充其他肥份,可取代一次正常葉肥
.
十、
植物建議定期補充一下鈣肥,尤其上述幾個時期(太熱、太冷、太乾、太濕),特別是盆植長期處於一個淋洗的狀態,介質中的鈣肥就算有,能吸收的也不多,試著改變一下肥份管理,也許植物會有更強的表現喔!